广西百色最美五大古村古寨,古老神秘尽显别样风景
发布时间:2019-11-22 16:49:52 阅读:2,242

百色位于广西省西北部,拥有众多令人羡慕的旅游资源,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景区乐业县大石围天坑群、中国单级落差最大的瀑布靖西通灵大峡谷瀑布、终年常绿山清水秀的布柳河热带雨林美景以及罕见的乐业县南国雪景、壮瑶苗等少数民族风情等等,这一切都使得百色独具魅力。

图1.jpg

图2.jpg

百色也是著名的革命胜地。邓小平曾经在这里发动和领导了百色起义,在这片热土上留下许多宝贵的历史财富。现有百色起义纪念馆、粤东会馆、清风楼、岑氏古建筑群等人文景观。

图3.jpg

现在跟随小编一起,走进百色,在百色各具特色的村落里寻找别样的风景。

图4.jpg

1 凌云石头寨

龙洞是凌云县泗城镇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地处县城后龙山背后的大山深处,居住着20多户人家,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图5.jpg

龙洞寨的特别之处在于全寨村民的生活都和石头有关。寨子的建筑错落有致,石头墙连着石头房,石头房缀着石头路,石头台阶上架着石头凳,石头猪栏里安放石猪食槽。

图6.jpg

石头牛圈石地板、石头水缸石头磨、石头火铺石头碓,就连菜地、水池都是用石头砌成,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石头寨”。

图7.jpg

  龙洞四周都是石山峭壁,把寨子围得像个石桶,抬头仰望,只见簸箕大个天,从山坳上俯瞰,龙洞就像个天坑。可是下到谷底后你却发现龙洞却是一块风水宝地,一片肥沃的小坝子周围有很多座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墓群。

图8.jpg

 墓碑上的浮雕人物、花鸟、走兽图形精美,墓碑上的字体遒劲有力,书法功底深厚。墓主人的正碑上镌刻着显赫的身份:皇清敕授武德骑尉、修武校尉,皇清例授修职郎、登仕郎。

图9.jpg

 碑文记载了龙洞罗氏先祖从同治、光绪、宣统到民国初年这段显赫一时的辉煌历史。

图10.jpg

2 平流屯


 平流屯地处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是一座数百年的壮寨,名副其实的“文化遗产”,距离金钟山乡政府驻地8公里。

图11.jpg

平流屯共有99户349人,都是壮族,属南盘江流域的青衣壮。当地群众至今仍保留纺纱织布的传统,身上穿的传统服装、床上用的床单被套都是自己纺织染制而成。

图12.jpg

他们的衣裤及头巾均由蓝靛染制,颜色与那坡的黑衣壮相似,但衣领及袖口处锈有青色或蓝色花纹,并在领口别有2个分别由十余个小银球串成的银球做装饰,工艺十分精湛。


 平流屯的建筑是典型的壮族干栏式木楼,百余户吊角楼依山而建,房屋都是用一人合抱大的木头做成屋柱,在柱上2米高处搭上木梁,梁上铺成上下2层木板,形成了梁下底层养牲畜,中间一层住人,顶上一层储藏粮食的“三层楼”结构。


平流屯的干栏式木楼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屋顶结构,屋檐倾度大,便于排雨防晒。

图14.jpg

屋顶两端还各有一个A型小屋檐,它起到通风、采光的作用,利于储藏在顶层的粮食保持干燥,木楼在外观上也显得更加古朴、美观。

图15.jpg

 平流屯的山歌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的,当地的山歌也叫 “排歌”,排歌是生活在南盘江两岸壮族、布依族群众特有的山歌。排歌内容丰富多彩,歌声优美动听,曲调文雅,因多以“颠罗颠罗那”起唱,所以在当地壮族群众也排歌称为“颠罗颠罗那”。

图16.jpg

每到“三月三”,平流屯的男女青年们就聚集在吊角楼的长廊上,互诉衷情,优美动听的山歌飘荡在山寨中。


3 凌云县伶站瑶族乡浩坤村浩坤屯


 伶站瑶族乡浩坤村浩坤屯位于该乡东北部。浩坤屯依水矗立,坐落在笔直的湖畔山上,伴随浩坤湖旖旎风光美景,加上群众民风淳朴和好客热情,较好地映衬了浩坤湖湿地公园美丽景象,是旅游休闲的绝佳胜地。

图17.jpg
图18.jpg

浩坤屯壮族文化浓郁,流行的主要民族文化有编箩箱比赛、山歌对唱、独唱庆佳节等。

4 靖西市安德镇安德街


 安德街位于靖西市西北部52公里处,是安德镇党委政府所在地,也是壮族首领侬智高创立的“南天国”故地及抗法抗日名将刘永福的“黑旗军”入越抗击法国侵略军的据点。

图19.jpg

安德街明清年代的古建筑群保存完整,目前还有48户明清时期传统民居,主要以“三进”式旧院落、骑楼建筑等岭南民间建筑风格为主,是靖西市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具有岭南建筑特征和鲜明地域特点的建筑群。

安德的名胜古迹有灵山、照阳关、凯旋塔、侬智高“南天国”故地遗址、北帝庙遗址。

图20.jpg

5 德保县足荣镇那亮村那雷屯


 那雷屯位于德保县城郊,村寨形成于明代,历史遗存完整,居民房屋多以独栋或联栋为主,房屋墙体均为泥土夯实墙,房屋下层一般为石柱,房子一般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放粮食,中层住人,下层住牲口,是典型的壮族干栏建筑。

图21.jpg

该屯共有70多间红墙黑瓦的纯土木杆栏建筑,最古老的已有近两百年历史。几年前,该屯村民开始迁移到山脚公路边建起了钢筋混凝土楼房。

图22.jpg

旧屯的房子留作关养牲畜和存放杂物,无意中把这些纯土木杆栏建筑村落的原始面貌完整地保留下来。